已進入了旅程的尾聲了


最後一天的安排是


利用在北京轉機的數個小時


去看看曉妮住的地方


(北京對外國轉機乘客在24小時内可無簽證入境,持台灣護如沒有台胞證需額外辦落地台胞證,又是大陸官僚作風之一)







 


這張相片是我對北京真面目的經典印象


零下四度


整個城市的空氣中瀰漫著


燒煤放出的濃厚煤碳味


這次的印象還是跟一年半前上次來時一樣


很髒很亂霧濛濛的空氣


我所想像的地獄就是這般













 


在機場接機的人群中很快就看到了曉妮


(她比我們早兩天從台灣回北京)


排長龍等搭計程車


倒很快就輪到了


這方面挺有效率的(先前有過在巴黎火車站長龍中等計程車等了一個鐘頭的經驗)


一路上驚險萬分


交通狀況和司機開車方法一樣可怕


 


曉妮住的公寓就在北京大學校區


沒有電梯


越往上爬就越髒亂


電影中描寫的貧民窟活生生出現在眼前




 



 


三個奧地利女孩合租的公寓


曉妮的房間頗大


還有個小陽台


暖氣也開的暖暖的


(台灣寒流來時一般家庭的暖氣設備是不太好)


曉妮也將房間怖置的挺舒適


 


 



 


房門口還堆著上次party喝光的酒瓶


 


 



 


房間裡擺電視的櫃子不知是那個旅館淘汰的床頭櫃(還有收音機開關哩!)


 


 



 


簡陋的廚房


 


 



 


冰箱裡也要玩自拍


 


 



 


可怕的浴室


曉妮沒說我還沒注意


淋浴就在圖左


 



 


聽說三不五時會發生停水


所以她多半在學校附屬健身房洗澡


 


 



 


公寓的鐵門上夾滿了廣告


王老五女孩們沒想要把它們收走?


 


 



 


曉妮全副武裝


對抗北京的寒冷和空氣污染


 


 


 


 



 


再度通過貧民窟樓梯間


 


 



 


下水打孔生意競爭得蠻利害啊!


 


 



曉妮每天騎鐵馬去上課


 



社區一進門雖也有個門房看門


他啥人進去都不會問耶


 



告別了曉妮


又回到了賞心悅目的北京國際機場


這天壤之別


倒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北京?


 


 



這小橋流水和亭台樓閣


 



 



 



 



全是機場內仿造的道具場景


省得我再花錢費力去看真正的


這裡很乾淨,也毫無人煙(半夜1點)


照相照相!


 


 



咖啡廳早已打烊


曉冰在吧台玩酒保乾過癮


 


 



登機門前的"鐘點旅館"


方便轉機又不想出機場的乘客


 


 



 


價錢好像不太便宜


除非我累到不行


才會去住吧!


 


 


後記:


回到家已兩周餘


藉著寫下它又把整個旅程重溫了一遍


我不是很愛回顧的


所以終於還是寫完了


算是對自己有個交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uropema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